Webpack优化教程
webpack优化
我们会从以下角度来进行优化:
1.提升开发体验
2.提升打包构建速度
3.减少代码体积
4.优化代码运行性能
提升开发体验
SourceMap
webpack编译后的所有 css 和 js 合并成了一个文件,并且多了其他代码。此时如果代码运行出错那么提示代码错误位置我们是看不懂的。一旦将来开发代码文件很多,那么很难去发现错误出现在哪里。
这时我们可以通过SourceMap(源代码映射)是一个用来生成源代码与构建后代码一一映射的文件的方案。
它会生成一个 xxx.map 文件,里面包含源代码和构建后代码每一行、每一列的映射关系。当构建后代码出错了,会通过 xxx.map 文件,从构建后代码出错位置找到映射后源代码出错位置,从而让浏览器提示源代码文件出错位置,帮助我们更快的找到错误根源。
提升打包构建速度
HotModuleReplacement
开发时我们修改了其中一个模块代码,Webpack 默认会将所有模块全部重新打包编译,速度很慢。
所以我们需要做到修改某个模块代码,就只有这个模块代码需要重新打包编译,其他模块不变,这样打包速度就能很快。
HotModuleReplacement(HMR/热模块替换):在程序运行中,替换、添加或删除模块,而无需重新加载整个页面。
OneOf
打包时每个文件都会经过所有 loader 处理,虽然因为 test 正则原因实际没有处理上,但是都要过一遍。比较慢。
这时可以使用OneOf 顾名思义就是只能匹配上一个 loader, 剩下的就不匹配了。
Include/Exclude
开发时我们需要使用第三方的库或插件,所有文件都下载到 node_modules 中了。而这些文件是不需要编译可以直接使用的。
所以我们在对 js 文件处理时,要排除 node_modules 下面的文件。
include
包含,只处理 xxx 文件
exclude
排除,除了 xxx 文件以外其他文件都处理
Cache
每次打包时 js 文件都要经过 Eslint 检查 和 Babel 编译,速度比较慢。
我们可以缓存之前的 Eslint 检查 和 Babel 编译结果,这样第二次打包时速度就会更快了
Thead
当项目越来越庞大时,打包速度越来越慢,甚至于需要一个下午才能打包出来代码。这个速度是比较慢的。
我们想要继续提升打包速度,其实就是要提升 js 的打包速度,因为其他文件都比较少。
而对 js 文件处理主要就是 eslint 、babel、Terser 三个工具,所以我们要提升它们的运行速度。
我们可以开启多进程同时处理 js 文件,这样速度就比之前的单进程打包更快了。
多进程打包:开启电脑的多个进程同时干一件事,速度更快。
需要注意:请仅在特别耗时的操作中使用,因为每个进程启动就有大约为 600ms 左右开销。
减少代码体积
Tree Shaking
Webpack 已经默认开启了这个功能,通常用于移除 JavaScript 中的没有使用上的代码。
Babel
Babel 为编译的每个文件都插入了辅助代码,使代码体积过大!
Babel 对一些公共方法使用了非常小的辅助代码,比如 _extend。默认情况下会被添加到每一个需要它的文件中。
你可以将这些辅助代码作为一个独立模块,来避免重复引入。
@babel/plugin-transform-runtime: 禁用了 Babel 自动对每个文件的 runtime 注入,而是引入 @babel/plugin-transform-runtime 并且使所有辅助代码从这里引用。
Image Minimizer
开发如果项目中引用了较多图片,那么图片体积会比较大,将来请求速度比较慢。
我们可以对图片进行压缩,减少图片体积。
注意:如果项目中图片都是在线链接,那么就不需要了。本地项目静态图片才需要进行压缩。
image-minimizer-webpack-plugin: 用来压缩图片的插件
优化代码运行性能
Code Split
打包代码时会将所有 js 文件打包到一个文件中,体积太大了。我们如果只要渲染首页,就应该只加载首页的 js 文件,其他文件不应该加载。
所以我们需要将打包生成的文件进行代码分割,生成多个 js 文件,渲染哪个页面就只加载某个 js 文件,这样加载的资源就少,速度就更快。
代码分割(Code Split)主要做了两件事:
1.分割文件:将打包生成的文件进行分割,生成多个 js 文件。
2.按需加载:需要哪个文件就加载哪个文件。
Preload / Prefetch
用处:用户点击按钮时才加载这个资源的,如果资源体积很大,那么用户会感觉到明显卡顿效果。
我们想在浏览器空闲时间,加载后续需要使用的资源。我们就需要用上 Preload 或 Prefetch 技术。
Preload:告诉浏览器立即加载资源。
Prefetch:告诉浏览器在空闲时才开始加载资源。
它们共同点:
都只会加载资源,并不执行。
都有缓存。
它们区别:
Preload加载优先级高,Prefetch加载优先级低。
Preload只能加载当前页面需要使用的资源,Prefetch可以加载当前页面资源,也可以加载下一个页面需要使用的资源。
总结:
当前页面优先级高的资源用 Preload 加载。
下一个页面需要使用的资源用 Prefetch 加载。
它们的问题:兼容性较差。
Preload 相对于 Prefetch 兼容性好一点。
Network Cache
将来开发时我们对静态资源会使用缓存来优化,这样浏览器第二次请求资源就能读取缓存了,速度很快。
但是这样的话就会有一个问题, 因为前后输出的文件名是一样的,都叫 main.js,一旦将来发布新版本,因为文件名没有变化导致浏览器会直接读取缓存,不会加载新资源,项目也就没法更新了。
所以我们从文件名入手,确保更新前后文件名不一样,这样就可以做缓存了。
什么是Network Cache?
它们都会生成一个唯一的 hash 值。
fullhash(webpack4 是 hash)
每次修改任何一个文件,所有文件名的 hash 至都将改变。所以一旦修改了任何一个文件,整个项目的文件缓存都将失效。
chunkhash
根据不同的入口文件(Entry)进行依赖文件解析、构建对应的 chunk,生成对应的哈希值。我们 js 和 css 是同一个引入,会共享一个 hash 值。
contenthash
根据文件内容生成 hash 值,只有文件内容变化了,hash 值才会变化。所有文件 hash 值是独享且不同的
PWA
开发 Web App 项目,项目一旦处于网络离线情况,就没法访问了。
我们希望给项目提供离线体验。
是什么PWA?
渐进式网络应用程序(progressive web application - PWA):是一种可以提供类似于 native app(原生应用程序) 体验的 Web App 的技术。
其中最重要的是,在 离线(offline) 时应用程序能够继续运行功能。
内部通过 Service Workers 技术实现的。
总结
我们从 4 个角度对 webpack 和代码进行了优化:
提升开发体验
使用 Source Map 让开发或上线时代码报错能有更加准确的错误提示。
提升 webpack 提升打包构建速度
使用 HotModuleReplacement 让开发时只重新编译打包更新变化了的代码,不变的代码使用缓存,从而使更新速度更快。
使用 OneOf 让资源文件一旦被某个 loader 处理了,就不会继续遍历了,打包速度更快。
使用 Include/Exclude 排除或只检测某些文件,处理的文件更少,速度更快。
使用 Cache 对 eslint 和 babel 处理的结果进行缓存,让第二次打包速度更快。
使用 Thead 多进程处理 eslint 和 babel 任务,速度更快。(需要注意的是,进程启动通信都有开销的,要在比较多代码处理时使用才有效果)
减少代码体积
使用 Tree Shaking 剔除了没有使用的多余代码,让代码体积更小。
使用 @babel/plugin-transform-runtime 插件对 babel 进行处理,让辅助代码从中引入,而不是每个文件都生成辅助代码,从而体积更小。
使用 Image Minimizer 对项目中图片进行压缩,体积更小,请求速度更快。(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项目中图片都是在线链接,那么就不需要了。本地项目静态图片才需要进行压缩。)
优化代码运行性能
使用 Code Split 对代码进行分割成多个 js 文件,从而使单个文件体积更小,并行加载 js 速度更快。并通过 import 动态导入语法进行按需加载,从而达到需要使用时才加载该资源,不用时不加载资源。
使用 Preload / Prefetch 对代码进行提前加载,等未来需要使用时就能直接使用,从而用户体验更好。
使用 Network Cache 能对输出资源文件进行更好的命名,将来好做缓存,从而用户体验更好。
使用 Core-js 对 js 进行兼容性处理,让我们代码能运行在低版本浏览器。
使用 PWA 能让代码离线也能访问,从而提升用户体验。